办理丧事一般程序
作者: 百度文库 来源: 百度文库 时间:2016年09月23日
办理丧事一般程序
1)开据死亡证明:
正常死亡的遗体凭医疗卫生部门所出据的“居民医学死亡证明书”,五保户或故于家中的老人可凭居委会、村委会出据的死亡证明,到就近的医院换取医疗机构出据的死亡证明。
非正常死亡者或无名尸,凭区县公安、司法部门出据的死亡证明办理火化手续。
2)联系丧事业务:
家属去人或打电话与殡仪服务中心联系(有很多寿衣店代理此项业务),确定办丧事的时间,选定殡仪馆,预定殡仪车、告别室等事宜。
3)接送遗体:
办理丧事当天,按照事先约定好的时间、地点等候殡仪车,同时携带好死亡证明。
4)殡仪馆:
举行告别仪式,火化遗体后,挑选骨灰盒,交纳丧葬费用,等待骨灰,寄存骨灰。
5)存放亲人骨灰:
包括:骨灰堂、壁式安葬、骨灰深葬、骨灰林、墓地、骨灰撒海等。
6)祭奠事项:
每年清明前后是传统的祭奠节。其他时间如春节、盂盆节(七月十五俗称鬼节)以及寒食节(十月初一)或死者生日、逝世周年等等都可以祭奠。现在殡葬部门开始实施网上祭奠,更方便祭奠亲人。
7)做七
按照古代的丧俗,灵柩至少要停三天以上。据说是希望死者还能复生。三天还不能复活,希望就彻底破灭了。实际上停柩的时间长,是由于当时丧礼繁缛复杂,尤其是过去的天子诸侯,需要浩大的陵墓和大量随葬品,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近代以后,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事实上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佛教认为,除罪大恶极的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的 人立即升天,灵魂一般并不能够马上转生。没有转生的亡灵不是鬼,是在死后至转生过程中的一种身体,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所以,人死之后七个七期中,孝属或 亲友如果能请僧人来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处。所以,佛教主张超度亡灵较好是在七七期中。如果过了七七期之后,亡灵托生的类别已成定 案,再做佛事,就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却不能改变他已托生的类别了。如果一个人,生前作恶很多,注定来生要托生畜类,当他死后的七七期中,如果有孝属亲友为 他大做佛事,使他听到出家人诵经,当下忏悔,立意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牲,而重生为人了。而道家也认为超度度亡灵较好是在他“七魄”没有散尽之前。
民间习俗“做七”期间的具体礼仪繁多。人死后的首个七天、第三个七天和第七个七天,叫做“大七”。因为人们认为人虽然死了,但灵魂仍然和活人一样有情感。过去守孝三年,现代做七比起传统的做法要简单,烧点纸,祭奠一下,至此了结。
2、吊唁仪式
吊唁是指亲朋好友接到丧讯后来吊丧,并慰问死者家属。过去的习俗是死者家属要哭尸于室,对前来吊唁的人跪拜答谢并迎送。
现在一般都将死者送到殡仪馆,习俗家中要布置灵堂。灵前安放死者遗像,安放一张桌子,桌上摆着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按照习俗,在没有收殓之 前,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据说,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尸体和灵柩都忌讳停放在光天化日之下。据说,怕受所谓"日精月 华",更怕冲犯上天过往的神灵。因此,在农村只要是举行祭奠仪式,还要搭灵棚。
搭灵棚规模的大小,主要看丧居院落的格局。如果只搭一屋院子的棚,叫做"平棚起尖子",也叫"一殿",就像古典殿堂一样,上边起一条脊。如果丧居有两 层院子,就可以搭一座大棚,将这两个院子都罩上,灵堂院子的棚顶高些,前院棚顶略低,使两个顶子浑然一体,后高前低,叫做"一殿一卷",即后院高顶为" 殿",前院低顶为"卷"。所谓"殿",就是殿堂的意思;所谓"卷",即棚顶全是活席,可以卷起来的意思。这种棚不但美观,且不漏水。从外观上看,使人望 之,哀戚之情就油然而生。
由于在这期间,吊唁的亲友多,而且时间都比较集中,凡远亲、朋友来吊唁的,就被引到这种棚里上祭。还有的棚是用来摆座,让来宾们休息、喝茶、用饭的。
接下来就要举行开吊仪式。这是讲究排场的一个仪式。
在南方,丧家要在大门口设置一口"报丧鼓"。吊唁的人一进门就击鼓,亲属听见鼓声就嚎哭迎接。来吊唁的人向死者遗像行礼哀悼。有的地方就只在灵案上放 一个铜磬,由一个人专门负责敲击,隔一会而敲一记,说是铜磬响一声,黄泉路上就光亮一闪,灵魂可借着照明前行,但又不可以连连敲,不然死者亡魂就会踉踉跄 跄。
灵堂上孝子孝孙至始至终都披麻戴孝在灵案边陪祭。一般亲友所送祭礼是香、烛、鞭炮、纸钱、利布。吊祭的人都穿着素服,以亲疏尊卑为顺序,一家一堂,本家先祭,外客后祭,长者在前,晚辈在后。
在城市吊唁仪式已经大大简化了,主要是遗体告别和开追悼会。前来吊唁的人身着素装,佩戴白花和黑纱,在哀乐声中,吊唁的人可以向死者的主要亲属说些简短的劝慰的话,如"请多保重"、"望您节哀"、"要主意身体"等,劝慰丧家节哀顺便,保重身体。
国家领导人和名人一般采取致哀方式悼念。
世界各国因政治制度、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不同,人们对死者志哀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在民葬中,其致哀方式是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国家的大型治丧乃至国葬致哀形式除有吊唁、追悼会、遗体告别和骨灰安放外,主要是以下一些致哀形式:
(一)降半旗致哀。一般对国家有卓越贡献的重要人物、党和国家领导人、宗教精神领袖等规格高至国葬的人员去世后,各国多有降半旗致哀的惯例,如我国重 要领导人或友好国家首脑去世后,就有在天安门、新华门、外交部和各驻外使馆以及其他悬挂国旗的重要场所降半旗以示哀悼的做法。
(二)鸣炮致哀。当举行国葬时,许多国家都有鸣炮向死者致哀的规定,但各个时期以及对不同的领导人,所鸣炮的响数会有所不同。如我国1929年6月1日在南京安葬孙中山先生时,鸣礼炮就多达101响。
(三)鸣笛致哀。国家的首脑去世后,在举行国葬时,火车、轮船、战舰、汽车、工厂等可以产生轰鸣的笛器鸣响三分钟以示致哀的做法,我国1976年为毛主席逝世就曾鸣笛致哀。
(四)停止娱乐宴致哀。平常家中死了人,亲朋一定非常悲痛,停止玩乐宴席亦在情理之中。
(五)停止工作致哀。为了表示对死者的怀念,有些国家规定在举行国葬时,局部或全国停止若干时间的工作,在此时间内向死者默哀悼念。在我国安葬孙中山时就有过全国停止工作三分钟的规定。
(六)规定哀悼日致哀。为了表示对死者的尊重和怀念之情,有的国家规定从某日至某日为全国哀悼日,时间长短不等。
(七)用蓝色印章致哀。有的国家在举行国葬时,认为官署公文用红色印油是对死者的不尊敬,故规定在一定时间内所有官署文件必须用蓝色印章。孙中山先生逝世时,我国就有过官署文件用蓝色印章1个月的规定。
(八)迎灵送灵致哀。有的国家在举行国葬时,专门组织各界代表进行迎灵和送灵,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我国解放后,虽没有明确规定,但人们出于对死者的怀念和敬仰,多次出现过自发地迎灵送灵场面,如周恩来去世时就曾出现过大批群众迎灵送灵的景象。
(九)唁电、唁函致哀。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当不能亲往时,无论是国与国、单位与单位、亲朋友好之间,都可以采取拍发、寄发唁函的方法,向死者表示哀悼,向家属表示慰问。
(十)献送花圈致哀。为了对死者表示哀悼,无论是本埠或外埠,本国或外国,都可以采取请人代购代送或者自购自做自送花圈的方法。
3、殡葬礼仪师和出殡的一般程序
家遇“白事”,人们往往手忙脚乱,这时如果有个“明白人”帮忙张罗就省了不少事儿。因而,业余的主持人就出现了,就像婚礼的主持人司仪一样,后来也就相应 出现了新的行业,专业殡葬礼仪师。正规的殡葬礼仪师由劳动部门组织统一考试,获得资格证书者将成为具有职业资格认证的殡葬礼仪师,殡葬礼仪师分为5个级 别,分别为初级殡仪员、高级殡仪员、助理殡仪师、殡仪师和高级殡仪师(相当于我们的高级经济师职称)。
殡葬礼仪师是面向大众提供专业化殡葬服务的人员,殡葬礼仪行业市场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
殡仪师的工作从为死者穿衣开始,其程序大致是:穿寿衣、寿鞋。身盖黄绸,面蒙绸巾。衣服上的纽扣要全部剪掉,用布带将衣服系好,但不能打“死结”。五官复 位,口内置帛金金元宝或一枚硬币。左手握一只帛金元宝,右手握一根打狗棍(方便筷可以代替)。尸体用红线绑好,主要是手、脚。家若有猫、狗要看管好,不能 接近尸体。(风俗认为以免死者灵魂被附于动物身上)运至殡仪馆。
帮助指导采购丧葬物品:黑纱、白花、白布、红布、烧纸、瓦盆(底部有孔)。还有纸活:公鸡、白幡、纸马(女用纸牛)、别墅、金银库。逝世当日晚,由家属在瓦盆内烧纸,亲友来访亦烧。第二天,到派出所办理注销户口手续。第三天,出殡。
家属着装:直系晚辈亲属系白孝带,平辈戴黑纱。孙辈在白孝带上和黑纱上缝一小块红布。其他来宾戴白花。准备的物品:几日烧的纸灰用纸包七小包和七枚硬币、摆在死者身上。丧家准备白酒一瓶,带棉签的筷子。
习俗出殡的程序是,出殡前,将遗像放在头车前面,长子率众晚辈亲属跪于车前,将瓦盆举过头顶,如是父亲,请说:“爸爸,您一路走好”,遂将瓦盆用力摔碎,越碎越好,但不可摔两次。将纸公鸡置于头车,意为“金鸡引路”。长子(或长孙)上头车,持幡。
车队的每辆车上都贴有标志。为死者年龄。如死者为81岁,加天一岁,地一岁。则车号为83。逝者为男性则贴在车的左后侧,若为女性则贴在车的右后侧。
也有的地方有撒纸钱的习俗。一路上不停地撒,意为“买路钱”,也有的地方遇过桥时,将纸钱放在桥上,用石头压好。灵车起车后一般不停车,在遇红灯前,司机算好时间,缓缓前行,在远处等待,当信号变为绿灯时加速通过。
车至殡仪馆前,将纸公鸡抛出车外。(有的地方用活公鸡)。
在办火化手续之前,选好骨灰盒和灵位牌。注意男的为先考、女的地为先妣。
尸体取出后举行“开光”仪式。尸体从冷藏柜内取出时,长子抱头,其他人抱身,将尸体放到停尸车上。开光前将尸体身上的红线剪开,将烧纸灰放入纸棺,也有的 放入死者的衣袋内,意为子女给的上路钱。殡仪员指导孝子(长子或长孙)开光。孝子持一棉签,沾白酒或酒精,在死者身上擦一下,名为开光。意为使其身体各功 能复活。开光顺序是从头到脚,依次为头、眼、鼻、口、耳、胸、右手、左手、脚。殡仪员说一句,孝子复述一句,然后在该部位上擦一下。
例:开眼光,看四方;开耳光,听八方;开鼻光,闻花香;开口光,吃牛羊;开心光,亮堂堂;开右手光,写文章;开左手光,抓钱粮;开脚光,脚踏莲花登天堂。开光辞男女略有不同。开光时,家属不能哭,更不能将眼泪落在尸体身上。开光后,将尸体交给工作人员化妆。
举行悼念仪式或告别仪式。仪式前要向司仪交待好死者的生平(在家事先拟好),主要来宾的名单,将一张一寸或二寸照版交给工作人员。亲属站在左侧,来宾 在右侧。司仪主持告别仪式,沉而带有哭腔,引起死者家属的共鸣。默哀后念生平,依次绕行瞻仰遗容、鞠躬,并慰问死者亲属。仪式结束后,尸体火化。同时,在 长子的带领下,举行祭奠仪式和烧东西。
将遗像和灵位版供奉好,摆上五谷和水果、糕点,单数,放鲜花、白酒、香烟等。长子先上香一箸,然后按辈份依次上香。按先长后幼、先近后远的顺序。烧东 西时,先烧纸几张,然后烧死者的衣物,,再将供品都烧掉。烧东西时,将带来的白酒洒在衣物上,以助燃。烧完东西,葬礼结束,将白花,孝带除去。除留下少数 几人外,其他人去吃丧宴。丧宴厅外备几盆清水,白酒和糖果,凡从殡仪馆回来的人在进入宴会厅前要先洗手,用酒涑口或含一块糖。
丧宴开始前,家属列队,殡仪员主持。主持宣布:家属对各位亲朋来参加葬礼表示感谢,给大家鞠躬,然后由家属代表讲话。主要内容是感谢,略备薄酒,请大家享用。
丧宴进行中,主要晚辈血亲要到各桌敬酒。
1)开据死亡证明:
正常死亡的遗体凭医疗卫生部门所出据的“居民医学死亡证明书”,五保户或故于家中的老人可凭居委会、村委会出据的死亡证明,到就近的医院换取医疗机构出据的死亡证明。
非正常死亡者或无名尸,凭区县公安、司法部门出据的死亡证明办理火化手续。
2)联系丧事业务:
家属去人或打电话与殡仪服务中心联系(有很多寿衣店代理此项业务),确定办丧事的时间,选定殡仪馆,预定殡仪车、告别室等事宜。
3)接送遗体:
办理丧事当天,按照事先约定好的时间、地点等候殡仪车,同时携带好死亡证明。
4)殡仪馆:
举行告别仪式,火化遗体后,挑选骨灰盒,交纳丧葬费用,等待骨灰,寄存骨灰。
5)存放亲人骨灰:
包括:骨灰堂、壁式安葬、骨灰深葬、骨灰林、墓地、骨灰撒海等。
6)祭奠事项:
每年清明前后是传统的祭奠节。其他时间如春节、盂盆节(七月十五俗称鬼节)以及寒食节(十月初一)或死者生日、逝世周年等等都可以祭奠。现在殡葬部门开始实施网上祭奠,更方便祭奠亲人。
7)做七
按照古代的丧俗,灵柩至少要停三天以上。据说是希望死者还能复生。三天还不能复活,希望就彻底破灭了。实际上停柩的时间长,是由于当时丧礼繁缛复杂,尤其是过去的天子诸侯,需要浩大的陵墓和大量随葬品,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近代以后,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事实上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佛教认为,除罪大恶极的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的 人立即升天,灵魂一般并不能够马上转生。没有转生的亡灵不是鬼,是在死后至转生过程中的一种身体,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所以,人死之后七个七期中,孝属或 亲友如果能请僧人来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处。所以,佛教主张超度亡灵较好是在七七期中。如果过了七七期之后,亡灵托生的类别已成定 案,再做佛事,就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却不能改变他已托生的类别了。如果一个人,生前作恶很多,注定来生要托生畜类,当他死后的七七期中,如果有孝属亲友为 他大做佛事,使他听到出家人诵经,当下忏悔,立意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牲,而重生为人了。而道家也认为超度度亡灵较好是在他“七魄”没有散尽之前。
民间习俗“做七”期间的具体礼仪繁多。人死后的首个七天、第三个七天和第七个七天,叫做“大七”。因为人们认为人虽然死了,但灵魂仍然和活人一样有情感。过去守孝三年,现代做七比起传统的做法要简单,烧点纸,祭奠一下,至此了结。
2、吊唁仪式
吊唁是指亲朋好友接到丧讯后来吊丧,并慰问死者家属。过去的习俗是死者家属要哭尸于室,对前来吊唁的人跪拜答谢并迎送。
现在一般都将死者送到殡仪馆,习俗家中要布置灵堂。灵前安放死者遗像,安放一张桌子,桌上摆着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按照习俗,在没有收殓之 前,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据说,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尸体和灵柩都忌讳停放在光天化日之下。据说,怕受所谓"日精月 华",更怕冲犯上天过往的神灵。因此,在农村只要是举行祭奠仪式,还要搭灵棚。
搭灵棚规模的大小,主要看丧居院落的格局。如果只搭一屋院子的棚,叫做"平棚起尖子",也叫"一殿",就像古典殿堂一样,上边起一条脊。如果丧居有两 层院子,就可以搭一座大棚,将这两个院子都罩上,灵堂院子的棚顶高些,前院棚顶略低,使两个顶子浑然一体,后高前低,叫做"一殿一卷",即后院高顶为" 殿",前院低顶为"卷"。所谓"殿",就是殿堂的意思;所谓"卷",即棚顶全是活席,可以卷起来的意思。这种棚不但美观,且不漏水。从外观上看,使人望 之,哀戚之情就油然而生。
由于在这期间,吊唁的亲友多,而且时间都比较集中,凡远亲、朋友来吊唁的,就被引到这种棚里上祭。还有的棚是用来摆座,让来宾们休息、喝茶、用饭的。
接下来就要举行开吊仪式。这是讲究排场的一个仪式。
在南方,丧家要在大门口设置一口"报丧鼓"。吊唁的人一进门就击鼓,亲属听见鼓声就嚎哭迎接。来吊唁的人向死者遗像行礼哀悼。有的地方就只在灵案上放 一个铜磬,由一个人专门负责敲击,隔一会而敲一记,说是铜磬响一声,黄泉路上就光亮一闪,灵魂可借着照明前行,但又不可以连连敲,不然死者亡魂就会踉踉跄 跄。
灵堂上孝子孝孙至始至终都披麻戴孝在灵案边陪祭。一般亲友所送祭礼是香、烛、鞭炮、纸钱、利布。吊祭的人都穿着素服,以亲疏尊卑为顺序,一家一堂,本家先祭,外客后祭,长者在前,晚辈在后。
在城市吊唁仪式已经大大简化了,主要是遗体告别和开追悼会。前来吊唁的人身着素装,佩戴白花和黑纱,在哀乐声中,吊唁的人可以向死者的主要亲属说些简短的劝慰的话,如"请多保重"、"望您节哀"、"要主意身体"等,劝慰丧家节哀顺便,保重身体。
国家领导人和名人一般采取致哀方式悼念。
世界各国因政治制度、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不同,人们对死者志哀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在民葬中,其致哀方式是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国家的大型治丧乃至国葬致哀形式除有吊唁、追悼会、遗体告别和骨灰安放外,主要是以下一些致哀形式:
(一)降半旗致哀。一般对国家有卓越贡献的重要人物、党和国家领导人、宗教精神领袖等规格高至国葬的人员去世后,各国多有降半旗致哀的惯例,如我国重 要领导人或友好国家首脑去世后,就有在天安门、新华门、外交部和各驻外使馆以及其他悬挂国旗的重要场所降半旗以示哀悼的做法。
(二)鸣炮致哀。当举行国葬时,许多国家都有鸣炮向死者致哀的规定,但各个时期以及对不同的领导人,所鸣炮的响数会有所不同。如我国1929年6月1日在南京安葬孙中山先生时,鸣礼炮就多达101响。
(三)鸣笛致哀。国家的首脑去世后,在举行国葬时,火车、轮船、战舰、汽车、工厂等可以产生轰鸣的笛器鸣响三分钟以示致哀的做法,我国1976年为毛主席逝世就曾鸣笛致哀。
(四)停止娱乐宴致哀。平常家中死了人,亲朋一定非常悲痛,停止玩乐宴席亦在情理之中。
(五)停止工作致哀。为了表示对死者的怀念,有些国家规定在举行国葬时,局部或全国停止若干时间的工作,在此时间内向死者默哀悼念。在我国安葬孙中山时就有过全国停止工作三分钟的规定。
(六)规定哀悼日致哀。为了表示对死者的尊重和怀念之情,有的国家规定从某日至某日为全国哀悼日,时间长短不等。
(七)用蓝色印章致哀。有的国家在举行国葬时,认为官署公文用红色印油是对死者的不尊敬,故规定在一定时间内所有官署文件必须用蓝色印章。孙中山先生逝世时,我国就有过官署文件用蓝色印章1个月的规定。
(八)迎灵送灵致哀。有的国家在举行国葬时,专门组织各界代表进行迎灵和送灵,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我国解放后,虽没有明确规定,但人们出于对死者的怀念和敬仰,多次出现过自发地迎灵送灵场面,如周恩来去世时就曾出现过大批群众迎灵送灵的景象。
(九)唁电、唁函致哀。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当不能亲往时,无论是国与国、单位与单位、亲朋友好之间,都可以采取拍发、寄发唁函的方法,向死者表示哀悼,向家属表示慰问。
(十)献送花圈致哀。为了对死者表示哀悼,无论是本埠或外埠,本国或外国,都可以采取请人代购代送或者自购自做自送花圈的方法。
3、殡葬礼仪师和出殡的一般程序
家遇“白事”,人们往往手忙脚乱,这时如果有个“明白人”帮忙张罗就省了不少事儿。因而,业余的主持人就出现了,就像婚礼的主持人司仪一样,后来也就相应 出现了新的行业,专业殡葬礼仪师。正规的殡葬礼仪师由劳动部门组织统一考试,获得资格证书者将成为具有职业资格认证的殡葬礼仪师,殡葬礼仪师分为5个级 别,分别为初级殡仪员、高级殡仪员、助理殡仪师、殡仪师和高级殡仪师(相当于我们的高级经济师职称)。
殡葬礼仪师是面向大众提供专业化殡葬服务的人员,殡葬礼仪行业市场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
殡仪师的工作从为死者穿衣开始,其程序大致是:穿寿衣、寿鞋。身盖黄绸,面蒙绸巾。衣服上的纽扣要全部剪掉,用布带将衣服系好,但不能打“死结”。五官复 位,口内置帛金金元宝或一枚硬币。左手握一只帛金元宝,右手握一根打狗棍(方便筷可以代替)。尸体用红线绑好,主要是手、脚。家若有猫、狗要看管好,不能 接近尸体。(风俗认为以免死者灵魂被附于动物身上)运至殡仪馆。
帮助指导采购丧葬物品:黑纱、白花、白布、红布、烧纸、瓦盆(底部有孔)。还有纸活:公鸡、白幡、纸马(女用纸牛)、别墅、金银库。逝世当日晚,由家属在瓦盆内烧纸,亲友来访亦烧。第二天,到派出所办理注销户口手续。第三天,出殡。
家属着装:直系晚辈亲属系白孝带,平辈戴黑纱。孙辈在白孝带上和黑纱上缝一小块红布。其他来宾戴白花。准备的物品:几日烧的纸灰用纸包七小包和七枚硬币、摆在死者身上。丧家准备白酒一瓶,带棉签的筷子。
习俗出殡的程序是,出殡前,将遗像放在头车前面,长子率众晚辈亲属跪于车前,将瓦盆举过头顶,如是父亲,请说:“爸爸,您一路走好”,遂将瓦盆用力摔碎,越碎越好,但不可摔两次。将纸公鸡置于头车,意为“金鸡引路”。长子(或长孙)上头车,持幡。
车队的每辆车上都贴有标志。为死者年龄。如死者为81岁,加天一岁,地一岁。则车号为83。逝者为男性则贴在车的左后侧,若为女性则贴在车的右后侧。
也有的地方有撒纸钱的习俗。一路上不停地撒,意为“买路钱”,也有的地方遇过桥时,将纸钱放在桥上,用石头压好。灵车起车后一般不停车,在遇红灯前,司机算好时间,缓缓前行,在远处等待,当信号变为绿灯时加速通过。
车至殡仪馆前,将纸公鸡抛出车外。(有的地方用活公鸡)。
在办火化手续之前,选好骨灰盒和灵位牌。注意男的为先考、女的地为先妣。
尸体取出后举行“开光”仪式。尸体从冷藏柜内取出时,长子抱头,其他人抱身,将尸体放到停尸车上。开光前将尸体身上的红线剪开,将烧纸灰放入纸棺,也有的 放入死者的衣袋内,意为子女给的上路钱。殡仪员指导孝子(长子或长孙)开光。孝子持一棉签,沾白酒或酒精,在死者身上擦一下,名为开光。意为使其身体各功 能复活。开光顺序是从头到脚,依次为头、眼、鼻、口、耳、胸、右手、左手、脚。殡仪员说一句,孝子复述一句,然后在该部位上擦一下。
例:开眼光,看四方;开耳光,听八方;开鼻光,闻花香;开口光,吃牛羊;开心光,亮堂堂;开右手光,写文章;开左手光,抓钱粮;开脚光,脚踏莲花登天堂。开光辞男女略有不同。开光时,家属不能哭,更不能将眼泪落在尸体身上。开光后,将尸体交给工作人员化妆。
举行悼念仪式或告别仪式。仪式前要向司仪交待好死者的生平(在家事先拟好),主要来宾的名单,将一张一寸或二寸照版交给工作人员。亲属站在左侧,来宾 在右侧。司仪主持告别仪式,沉而带有哭腔,引起死者家属的共鸣。默哀后念生平,依次绕行瞻仰遗容、鞠躬,并慰问死者亲属。仪式结束后,尸体火化。同时,在 长子的带领下,举行祭奠仪式和烧东西。
将遗像和灵位版供奉好,摆上五谷和水果、糕点,单数,放鲜花、白酒、香烟等。长子先上香一箸,然后按辈份依次上香。按先长后幼、先近后远的顺序。烧东 西时,先烧纸几张,然后烧死者的衣物,,再将供品都烧掉。烧东西时,将带来的白酒洒在衣物上,以助燃。烧完东西,葬礼结束,将白花,孝带除去。除留下少数 几人外,其他人去吃丧宴。丧宴厅外备几盆清水,白酒和糖果,凡从殡仪馆回来的人在进入宴会厅前要先洗手,用酒涑口或含一块糖。
丧宴开始前,家属列队,殡仪员主持。主持宣布:家属对各位亲朋来参加葬礼表示感谢,给大家鞠躬,然后由家属代表讲话。主要内容是感谢,略备薄酒,请大家享用。
丧宴进行中,主要晚辈血亲要到各桌敬酒。
骨灰出来以后,在骨灰盒正面放上死者照片一张。骨灰寄存,殡仪馆程序结束。
来源:百度文库
分享到: